专家探讨: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短板在哪儿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8日    浏览次数:3284

【返回】

公共与艺术的太极”――解读城市公共艺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和景观美学的勃兴,以及中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艺术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也推动了艺术的个体性与城市的公共性之间的融合,城市本身成为艺术品。城市公共艺术的具体形态如何?意义何在?存在哪些争议?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短板在哪儿?一系列问题引发热烈讨论。 ――编 者



  吴为山 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院院长

  邹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教授,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秘书长,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顾问

  翁剑青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从事艺术史与艺术批评研究

  齐兴华 中国首位3D地画艺术家,吉尼斯世界最大3D绘画记录保持者,奥运会、世博会正式参展艺术家

  乔燕冰 《中国艺术报》记者

  艺术的公共化、文化的公共化,实际上是在协调整个社会的完善。整个社会的完善很难从物质分配上去完成,但是文化是可以做到的

  乔燕冰:在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中,城市本身似乎已逐渐艺术化,城市公共艺术的边界也似乎越来越模糊,在这种现状下,应该如何界定城市公共艺术?

  吴为山:城市公共艺术是由城市、公共和艺术三个要素组成。一方面,它是指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是广大市民共同享有和欣赏的艺术。另一方面,它应该具有公共意识,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取向,要反映时代精神,所以它不完全是某一个艺术家个体的行为。城市公共艺术要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发展、时代精神、审美风尚等方面相融合。

  邹文:公共艺术的物质形态一般是比较大型的场所,开敞的环境,如广场、绿地等,不是私家的需经允许才可进入的空间,但不排除有一些局部需经许可方能欣赏的艺术也是公共艺术,如国家大剧院需购票入内。另外有些艺术已经是比较成熟的艺术种类了,即便它符合公共艺术的其它性质,我们仍然会以它的第一属性来划分,不给它公共艺术的身份,比如免费的露天电影就不能把它算为公共艺术。

  翁剑青:公共艺术是介入公共空间的艺术品以及艺术活动(包括造型艺术、表演和其它视听形式的艺术),其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及社会公益基金的支持;公共艺术的核心内涵是指艺术品所关注的社会公共领域所关心的事物和问题,并蕴含和显现全民社会的公共精神。公共艺术重在关注市民公众的公共参与和社会对话之过程。它在审美文化之外还肩负着当代启蒙和社会批判的职责。

  乔燕冰:那么,什么是公共艺术在城市化道路上的角色和文化意义?

  邹文:21世纪到来以后,最强烈的文化现象就是很多文化艺术变成民众的一种分配,需要共享化了。公共化给人们带来的福祉是使人类的智慧成果、文明成果都可以迅速地共享,让现代的一个普通公民可能拥有皇帝不曾拥有的东西。我多年对它感兴趣就是因为我看到它推动人类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艺术的公共化、文化的公共化,实际上是在协调整个社会的完善。整个社会的完善很难从物质分配上去完善。但是文化是可以做到的。或者说文化在整个人的文明进程中,最大的责任就是去做经济做不到的事!即在观念里面帮助大家建立这种民享意识,这个民享意识就是普惠。以往不具有这个意识的时候,艺术很自私。

  翁剑青: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审美特征以及市民文化气质的重要载体和象征。它理应在显现城市公共环境的审美文化和人文精神方面,以及在营造城市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公共空间及交往场所方面,显现其创造性、公益性和地域性的文化价值,为市民的公共生活和文化福利而服务。公共艺术同时也是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和促进城市社区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和途径。

  齐兴华:想象一下把一张作品永远丢到沙漠里是什么状况。我们的艺术就是在城市中生,它就是艺术的家,艺术母巢,艺术载体。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觉得艺术起到一个美化的功能。至于在艺术圈子内部讨论的艺术的批判性、哲学性等等,那些特质在艺术的性质上确实有。但是,在社会影响力、与产生的效果上,与社会媒体的舆论力量相比简直微乎其微。开一个室内的艺术展览,能到美术馆、画廊看的有多少人?看过又能对人对城市起到多大的批判性、哲学性的效果,这个谁心里都能预想。所以,艺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还是美化是主要的影响。

  城市是艺术创作的载体。我的个人艺术在城市中生,在城市里展,被城市人看。可以说城市是我创作的全部。

  公共和艺术二者在概念上是一个阴阳互补的太极,它一方面很强调公众,另外一方面又强调公众之前的导引的这种前瞻的力量和理念,就是要艺术

  乔燕冰:艺术创作与鉴赏都具有个体性,而公共艺术强调其公共审美接受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不是意味着公共艺术创作一定要面临向公众审美趣味的妥协与艺术价值的磨损?当代城市公共艺术实践中,如何弥合和解决这种个性与公共性之间的矛盾与悖论?

  邹文:我认为不应以这种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现代的公共艺术已经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是艺术的个性和风格的假想敌。现代公共艺术很多概念是超前的。这个超前包括他们对公众的审美水平的一种提前的认知。不应该事先假设公众水平都低于艺术家。要考虑到不仅适应今天的公众,还要适应今后成长的公众。例如艾菲尔铁塔,当时受到观众激烈的批判,但艺术家设计者坚持认为今后的公众一定会以成长和进步的制式来看待这个艺术品。所以这里并不存在绝对的矛盾。

  实际上,公共和艺术二者在概念上已经是一个阴阳互补的太极了,它一方面很强调公众,另外一方面又强调公众之前的导引的这种前瞻的力量和理念,就是要艺术。所以公共艺术是把公共交给艺术,把艺术又还给公共。

  吴为山:艺术的个性风格和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听起来有矛盾,但实际上二者并不是对立的。真正的优秀的艺术家是能够把公共意识、群体意志、时代精神融汇到一起,融合到他的作品中去。好的作品是具有普世性、人性与美性,集中反映了时代、民族、社会审美风尚和文化特质。所以,在优秀艺术家的作品的个性和风格中,已经饱含了对时代精神的理解、诉求和对社会公众审美的认同。

  翁剑青:公共艺术依然是艺术。它应为普及和提升公众社会的审美文化水平服务,因此在一定的层面上趋向于提倡艺术的社会化、生活化及多元化,但绝不意味着艺术的平庸化、趋同化、媚俗化和商业化。它依然提倡艺术的当代性、创造性和问题性的体现。因此,我们同样主张把艺术家具有艺术个性、探索性和创造性的作品进入公共空间,使得优秀艺术家的个人创造和文化观念与公共社会对话和分享。重要的是,需要当代艺术批评和艺术教育的介入,以利于培养艺术家的创作与公众对话、沟通与自由评论的文化环境。

  乔燕冰:您认为城市公共艺术的根本诉求应该是什么,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应遵循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吴为山:城市公共艺术的根本诉求是引导人民积极向上,表现城市精神面貌和时代精神。

  邹文:这也是我的一个非常鲜明的主张。我觉得中国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公共艺术都更有一种壮丽和沉重的使命,就是它要通过推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进步和成绩来推动整个人类的文明的进步。公共艺术的基本诉求是践行和谐社会的一个很好的实验方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我们也需要对世界负责,这时更要强调每一个公民进入公民社会的准备和培育,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我把公共艺术看成是文化和人类进步的前导和前瞻的行为,对共享化起到一个领跑的作用。任何一个公共艺术链接的都是中国的进步、人类的进步。和谐从政治的解读是合理,从艺术的视角,是平衡、均好和对称。这些用艺术去调教、润滑、营养和提示,实际上事半功倍。

  翁剑青:城市是一个在物质、文化、历史、制度形态及利益结构上的复杂的结构体。公共艺术的介入理由,应该在于以服务、维护、改善和提升这个共同体视为己任。优秀的公共艺术是从城市公共生活的认知和需求中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一夜间硬性地或批量化置入的。公共艺术的形式、方法和观念必然是丰富多样和差异性的,而决不仅仅是简单地到处做一些雕塑和壁画作品。

  中国大多数公共艺术作品仅仅是为了表面上给人们观看的,而与当地城市社会的公共文化和现实生活内涵缺乏应有的关联,公共参与和社会互动性较差

  乔燕冰:世界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如何?我国相应情况怎样?

  邹文:公共艺术依赖具有一定的人口量的城市,使之发展优劣与城市发展好坏形成了正比关系。西方城市发展得好,公共艺术发展得相对也就比较好,原因之一是它们制度的支持和文化观念的成熟和进步。西方的文化有时升级到了超越经济的程度。西方公共艺术有立法,如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来就有公共艺术的百分比,政府规定每开工一个建设项目,必须拿出建设量的1%-5%用来做艺术,这种强制性推动了公共艺术的发展。日本和韩国是按建设面积来划拨的,每建100平方米的建筑,要拿1平方米给艺术。用艺术捆绑建设的制度调控来确保艺术,第一不缺席,一定要做;第二建设物质形态的东西就有一个精神的成果诞生,这种想法一定会最终推动艺术的发展。而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立法,相对随性得多。

  翁剑青:西方现代公共艺术的历史已有大半个世纪了,各国的情形和历程也不尽相同,不可一言蔽之。相比之下,中国当下迫切需要的是建立公共艺术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培养和历练本国从事公共艺术的艺术家队伍。应注重城市整体的建筑环境下的视觉美学品质的提升,尤其要注重艺术品的审美功能与服务于城市生活的应用功能的有机结合。要注重建立公共艺术的公共参与程序与规范化管理,而不是行政权力的硬性干预和背后的权钱交易,也不应是少数雕塑家或画家小圈子里的事情。要建立起由艺术家、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理论家和市民代表参与的公共艺术规划与遴选的机构与机制。并把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文化改造的追求相结合。

  北京、上海两市的公共艺术近十多年来有了一定规模的投入,效果良莠不齐,问题主要出在相关制度和文化的认识和建设方面。大多数作品仅仅是为了表面上给人们观看的,而与当地城市社会的公共文化和现实生活内涵缺乏应有的关联,公共参与和社会互动性较差。真正与城市景观环境品质的整体性建设以及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公共空间的开辟,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公共艺术对于普通的基层社区的介入和服务。我们过于注重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发展的经济价值和表面的视觉价值。除了雕塑和浮雕之外,在艺术手法上也欠缺多样性和创造性。




来源:中新网

网站编缉:Admin

close